欢迎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统一登录>

凉山会理:多举措搭建信息化平台, 拓展公共服务能力深度广度

发布时间:2023-10-23     来源:会理市人社局     字体:     

分享到

为更好的服务群众、加快基层平台和信息化建设进程,会理市人社局从建阵地、优配置、实人员、强合作入手,强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硬指标,优化人员配置及服务宣传软实力,构建社银一体化服务新格局,不断拓展公共服务能力深度广度。

一、提档升级,夯实公共服务阵地硬指标。市乡村三级联动,立足阵地建设纵向延伸,固本培元夯实基层平台和信息化建设根基。综合业务中心提档升级。整合省州市资金投入1.07亿元,建设会理市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心项目,划拨3400㎡打造集劳务开发、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为一体的市级综合服务中心,服务城区及周边10余万人。服务大厅提档升级。投入80.5万元对办公区域进行功能划分、改造、提档升级,购置电脑、多媒体、电视等标准化打造仲裁庭、调解室、休息区。打造出多功能服务接待大厅,开设农民工服务、法律援助、工伤咨询等6个办事窗口,让人社服务更有温度。基层站所提档升级。配套30万元在20个乡镇(街道办)建立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为基层群众就业培训提供阵地保障。整合就业创业补助资金158.5万元,“以点带面”在全市标准化、规范化打造27个镇村级就业服务平台、4个村级农民工综合服务站,实现务工用工、就业培训阵地再前延。

二、优化配置,强化公共服务能力软实力。立足人社实际,在人员充实、标准建设、政策宣传方面靶向发力,不断推进人社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优化人员配置。在全市20个乡镇(街道)建立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并按1-3名标准共配置人社专职人员40名,全市165个村(社区)文书兼任村级业务人员,推进全市范围内镇村两级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有机构、有人员,专人专干。优化标准打造。为推动人社基层平台信息化建设,在全市18个乡镇、3个水电移民安置点进行标准化打造,组建起基层劳务专业合作社、劳动关系协调组织,进一步服务保障农民工。投入10万元建设形象墙,制作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人员机构、办事指南及下放的69个公共服务事项公开栏,群众来办事知地点、晓流程、明人员,推动人社服务延伸到基层一线,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优化宣传服务。制作人社办事指南、公共服务事项、宣传动画展板100余块,印制社保卡激活、重置、申领等宣传折页1万份发放到乡镇,由乡镇开展多种形式宣传。因地制宜拍摄制作本土就业创业、养老保险待遇申领、社会保障政策“码上通”,扫码即可获取动态宣传短视频32个,用动漫方式展示让群众一目了然,让人社政策、人社声音都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强化合作,构建社银一体化服务新格局。以打造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安全服务环境、提升便民服务意识、推广电子社保卡及线上APP宣传运用为抓手加快社银一体化建设。因地制宜建网点。以优化网点设置便民利民为导向,与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四川银行、凉山州农商银行等7家银行签订了《社会保障卡定点金融服务机构合作协议》,与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农商银行签订《社银一体化合作协议》,并对全市社保卡定点服务网点进行挂牌授权,全市共建立51个社保卡服务网点,其中社银一体化网点4个,即时制卡网点17个,业务办理网点30个,形成市内发散多点服务的优良布局。拓展业务优服务。拓展网点业务功能,下延社保卡申领、社保卡激活、社保卡密码重置、社保卡挂失与解挂、个人参保证明及社保权益记录查询打印、社保待遇资格认证、企业社会保险登记、企业职工参保登记、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登记等社会保险公共业务和社保卡业务共17余项业务到网点,打造业务宣传角,营造良好的社保业务宣传氛围,下发社银一体化手册4本,培训网点工作人员8人次,将“银行柜台”嫁接为“社保窗口”,推动“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着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线上一卡更便捷。大力推广电子社保卡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对电子社保卡的知晓度和使用率,全市社保卡实体卡持卡人数达47.6万余人,完成电子社保卡申领人数15.9万人,具备银行存储、就医结算、惠农补贴发放等功能的社保卡,真正成为了会理群众的“明白卡”“幸福卡”。充分依托四川人社手机APP、掌上12333APP等强化线上应用推广,开展社保知识进企业、进社区、进基层活动15余次,社保费参保缴费、个人权益查询等业务实现足不出户线上快捷办理。


打印本页 关闭